作者簡介
作者潘蜜拉.史蘭(Pamela Slim)是名從上班族成功創業的部落客,面對自己原本的工作,她也曾經歷一邊抱怨、一邊賣命的痛苦掙扎的歲月,於是毅然決然離開職場,全心經營自己的部落格「Escape from Cubicle Nation」,輔導需要協助的上班族,輔導他們轉換到自已渴望的人生跑道。
內容簡介
全球金融海嘯過後,全球就業市場一片哀鴻,美國失業率眼看要破10%;台灣受其所累,2009年3月,放無薪假的人數達到最高峰,人數超過20萬人;即將公布的7月失業率數據,將可能突破6%大關,創歷史新高,屆時失業人數將達70萬人。面對就業市場的急遽變化,企業已不再 是個人就業的保證,如果我們依然抱持被動受雇的心態,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,就得面臨更嚴峻的就業挑戰。
做好準備迎向這場就業市場最艱困的世紀挑戰,不是擠破頭去鑽研第二專長技藝或第三專長技藝,而是該做好「創業」的準備,因為只要我們一天不打破「在企業體系內」就業的思考邏輯,便永遠無法擺脫失業的危機,衝破「培養第二專長、第三專長、第四專長……」的循環。
本書有別於其他創業書籍,最大的特點在於,創業前該如何準備:包括創業心理、創業點子、創業模式、創業財務、創業時機等,幾乎囊括了所 有前創業期的需求與準備。擁有這本書,等於擁有一位私人的創業顧問,你還在等什麼?
史蘭將會告訴你,創業前5項最重要的準備
創業心理:你真正喜愛做什麼?喜歡與哪些人相處?建立好新手心態了嗎?
Slim Tips:「一隻名為我的蟲」筆記本、「我的理想生活」繪本、願景板
創業點子:你打算提供什麼商品?怎麼命名?怎麼定價?怎麼行銷?
Slim Tips:熱情指數、川崎命名法、定價方程式
創業模式:怎麼選擇創業模式?加盟、授權、自營店面,還是網路商店?
Slim Tips:地衣事業模式、混搭模式、找碴模式
創業財務:資金哪裡來?誰是財務大臣?需要準備六個月的應急金嗎?
Slim Tips:「金錢遊戲」規畫表、卡法妮信用建立法、向錢衝心態
創業時機:和另一半商量了嗎?人脈有多廣?何時地出辭呈?
Slim Tips:「DISC溝通量表」、網路社群耕耘法、準備好了,就出發吧!
目錄
前言
第 I 部 你不一定要有老闆
1 小隔間王國不再是飯碗的保障
2 害怕創業只是蜥蜴恐懼
3 我們天生都是創業好手
4 創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
第 II 部 一頭熱還得有兩把刷
5 自己當老闆有哪些路可走?
6 賣咖啡還是寫小說
7 組織智囊團和啦啦隊
8 勒緊褲帶攢資金
9 最重要的是賣點
10 好名字讓你賺翻天
11 試賣!試賣!試賣!
12 誰來做財務大臣
第 III 部 「我現在要出征!」
13 敲鑼打鼓昭告親友
14 瑣事一籮筐
15 跟老闆說掰掰
序:「被迫創業潮」已應運而生 吳睿穎
「自已當老闆」,向來是傳統社會中的成就象徵,飽受壓力、有志難伸的上班族們,更希望藉由創業來掌有主導權,並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。根據1111人力銀行在二○○六年十月,針對上班族進行的創業意願調查,高達九成三的上班族有創業意願。
去年九月,金融海嘯蔓延全球,不景氣快速滲透至各經濟體,宣告就業冰河期的來臨,職場競爭愈趨激烈,面對「頭路難找、飯碗難捧」的苦楚,不少台灣上班族或待業者,轉而興起「微型創業」的念頭。1111人力銀行在二○○八年十一月時所做的調查顯示,仍有五成尚未投入創業市場的上班族,不畏金融海嘯的來襲,有意進入創業領域,顯示『被迫創業潮』已應運而生,更反映出工時長、薪資凍漲、為五斗米折腰的上班族,對於創業的強烈渴望。
但無論是被迫創業者或是圓夢創業者,多數老闆們在踏上創業之路後,才發現創業並不如想像中簡單。從1111人力銀行今年三月進行的創業甘苦調查發現,已創業的上班族面臨此波不景氣,一成八的創業者因而歇業,一成四的創業者面臨倒閉危機,六成五曾當過老闆的受訪者,受景氣因素影響,業績持續下滑,大嘆「創業維艱卻守成不易」,快要撐不下去。
創業不能靠蠻力
人因夢想而偉大,創業夢很美,但也存在許多的迷思,媒體報導中不乏青年創業的成功案例、名人企業家的創業經驗分享,坊間五花八門的創業資訊與平台,讓創業的項目更為廣泛多元,營造出「輕鬆當老闆」氛圍。在民眾前仆後繼,群起效法成功創業案例的同時,卻忽略了更多創業失敗的故事正在周遭發生。這些一頭熱的準老闆們,忘了問自已,是否具備當老闆的「創業命格」?有沒有具備當老闆的要件?
創業是一門學問,不景氣下投入創業應步步為營,有熱情沒有規畫,恐淪為「失業的老闆」!《創業是人人必備的第二專長》一書,正是以生活化的提問及對白,協助欲創業者釐清自已是否具備「創業命格」,並提醒創業者應注意的創業前準備。身兼業務顧問和作家的作者史蘭,用淺顯的文字,取代嚴肅的長篇大論,以創業顧問角度,提出大量問題,並讓讀者透過閱讀,達到「前創業期」的評估諮詢;如心態的調整、資金的來源、人脈建立、法律稅務等考量,進行完整的「前創業期」規畫,而非靠「蠻力」創業。
書中提及,首次創業者若帶著一種自己無所不知的態度,就會錯失各種各樣絕佳資訊和機會;偉大的創業家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平常人不同,因為他們懂得「新手心態」,處理事情時,不抱批判、挑剔、指教或預設立場。這樣的觀點,與我曾建議過的,創業者要有當「基層員工」的心理準備,不謀而合。俗語說:「樹根打得穩,就不怕樹尾刮颱風。」親力親為才能掌握每一個環節,在不同的位置才能避免盲點,看到事物的全貌,為事業進行最好的安排與規畫。若抱持著「出錢是老大」的心態,只想著翹二郎腿數鈔票,事業勢必無法長久;想創業,最好還是三思而行!
最後,要提醒欲創業者,「前創業期」應掌握「創業333法則」;第一、創業前擁有相關工作三年以上的經驗。第二、要具備三種技能,包括了「經營管理能力」、「行銷企劃能力」及「財務規畫能力」,三者缺一不可。第三、一定要預留三○%的現金做週轉,以提高創業成功率!而對於已經創業的老闆們,則建議擁有小型企業永續經營的「3足」法則,即「創意十足、客戶滿足、資金充足」,如此才能為自己及員工們打造專屬的人生金飯碗。
(本文作者為1111人力銀行執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)
內容摘要
找出令你蠢蠢欲動的事
當你發現自己無法繼續待在目前的工作行列,很自然地你會問:「我該做什麼?」有些人心中會為此感到恐懼,因為他們已經待在「自動駕駛」狀態很長一段時間,因此多年來都沒去想過,自己的熱忱何在。我以前幫全美各地企業的業務員上簡報課時,總是會用同一個練習題:「用一分鐘來簡報你熱愛的事物」。
當我發現只有那麼少的人能馬上回答這個問題,真是大吃一驚。大部分人都茫然地看著我,有些則是感到煩惱甚至充滿敵意,因為他們難以相信我只給他們那麼少的準備時間,就要他們完成那麼困難的任務。
所以你現階段的大部分任務,就是要重新喚醒你的好奇心、靈感與創造力。這需要時間、心思與專注,才能得到真正的成果。
二○○○年,《快速企業》(Fast Company)在亞歷桑那州的鳳凰城辦了一場設計研討會,我有幸能聽到吉姆.柯林斯﹝Jim Collins,暢銷書《從A到A+》(Good to Great)及《基業長青》(Built to Last)作者﹞的演講。柯林斯的演講內容很個人化,他談論自己在職涯發展中,從在史丹佛教創業精神的教授,演變成他自己口中的「創業教授」。
一開始時,柯林斯就像科學家在觀察自然棲地裡的昆蟲那樣,調查自己並蒐集資料。因此當他困在會議中、聆聽布拉姆斯(Johannes Brahms)的音樂,或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時,都把自己的行為記錄在一本筆記本上,該筆記本被他命名為「一隻名為吉姆的蟲」。無論是投入、無聊、沮喪或生氣的自己,他都會注意到。
他的觀察過程持續了數年,除了蒐集資料之外,還以個人導師及大量閱讀補其不足。過了一陣子,他開始看出模式,並且每年都設定步驟,使自己的工作生涯逐漸變成理想中的樣子。
描繪出你理想的生活型態
一旦你對自己的興趣、偏好的工作風格及事業點子有所了解,往往就會即刻開始規畫事業。這麼做的危險在於,你會變成一隻不由自主的獵犬,只會追著市場的血液跑。你追逐的可能是一個獲利潛力龐大,卻一點也不符合你理想人生的商機。
這對創業新手來說,是常見的陷阱;他們會發現,儘管事業成功,自己還是需要長時間工作、新生活一點也無法讓他們感到興奮。因此你應該先定義的是,會帶給你快樂、健康、富裕及智慧的是哪一種生活。
如果你有家人,你就必須和他們一起擬定生活計畫。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,家裡每個人(妻子、先生、伴侶、孩子、雙親)都應該考慮進來。當然大家不一定會同意其他人的優先順序,但在一些主要領域,你應該要能取得共識。
一旦準備好生活計畫,你想要如何創業就會變得很容易決定。一旦你的事業上了軌道,並成功賺進很多錢時,你也會對自己創造的生活感到快樂。我無法告訴你,我在矽谷的那些年遇到多少位悲慘的百萬富翁。我相信他們的悲慘,是因為他們太沉迷於不計一切讓事業成長,而沒把創造成功事業當作活出美好生活的工具。
資料來源:http://tw.biz.yahoo.com/article/tw-finance.chinatimes.com.tw/twfinancechinatimescomtw_200909290102